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方回方回的诗词
方回

方回

[ 元代 ]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方回的诗词

题张长卿竹梅用苏黄各二句

〔宋代〕 方回

西湖处士骨应槁,不复龙蛇看挥扫。

是谁招此断肠魂,竹外一枝斜更好。

梅雨连日首

〔宋代〕 方回

草树加蒙密,波涛计渺冥。

似宜穿野屩,直与眺江亭。

薪湿厨烟重,泥浑井汲腥。

虚堂坐昏黑,时见一流萤。

留钱塘十二年

〔宋代〕 方回

一纪钱塘去未能,寒梅凉菊暑天冰。

春风七宝山头寺,夜雨三茅阁上灯。

和靖不生无隐士,道潜如在可诗僧。

大船相聚惟歌舞,小舫渔翁采芡菱。

乌聊山庙登览

〔宋代〕 方回

寒斋兀兀味残书,一上崔嵬计未疏。

下界喧卑离市井,平皋洒落见樵渔。

断鸿淮汉三江外,古树隋唐五代余。

忽忆浮溪偃王句,顾瞻遗庙意踌躇。

夜闻训狐

〔宋代〕 方回

十载离乡邑,言归理旧锄。

仅怜空宅在,半骇近邻无。

古庙丛枯木,寒宵吠训狐。

兵余有乖气,春色亦荒芜。

拟古五首

〔宋代〕 方回

知十与知二,回赐同补哲。

所以孟坚表,九品较优劣。

人貌无明镜,妍丑孰分别。

物无权与衡,轻重亦不决。

题杨叔雅水墨百花图

〔宋代〕 方回

梅梢前后两枝春,春世中间各写真。

忽见花王大如斗,始知天地有君臣。

题赵继孙拙斋

〔宋代〕 方回

曾颜得圣传,何谓鲁与愚。

外察若不足,内朗实有余。

择树鹊巢高,罥虫蛛网虚。

曲士挟小智,岂不雄里闾。

之子息机心,抱瓮灌园蔬。

晚食足当肉,贲趾宁舍车。

九卿彼四至,恶名垂简书。

天孙夜乞灵,悔不伾文疏。

众人笑我拙,囊萤披蠹鱼。

我亦笑尔巧,技止黔之驴。

谒东坡祠

〔宋代〕 方回

至和嘉佑政途开,老凤将雏出蜀来。

父子声名天宇小,弟兄笔阵海潮回。

岷峨一气钟三杰,杜富诸贤得异材。

二百年来拜遗像,堂堂直气尚崔嵬。

桐花

〔宋代〕 方回

怅惜年光怨子规,王孙见事一何迟。

等閒春过三分二,凭伏桐花报与知。

次韵袁提学题皇甫真人清虚庵二首

〔宋代〕 方回

犹忆清虚下云汉,转头劫堑已灰飞。

三山恍惚惊鳌动,千岁凄凉望鹤归。

风度羡君仙骨莹,年华迫我世缘微。

岂无道侣歌招隐,许脱红尘卧碧霏。

后秋思五言五首

〔宋代〕 方回

黄陈今不作,天地少诗人。

不是诗人少,诗人未必真。

于氏琵琶行

〔宋代〕 方回

君不见木兰女郎代戍边,铁甲卧起二十年。

不知谁作古乐府,至今流传木兰篇。

又不见公孙大娘舞剑器,挥霍低昂动天地。

我杜少陵有长歌,每一读之生壮气。

汉时昭君颜如花,强令出塞禁风沙。

马上无以写愁思,推手为琵却手琶。

昭君死作青冢土,琵琶却传来汉家。

一弦一字万怨恨,始听欢乐终咨嗟。

燕代佳人有于氏,春日黄莺韵桃李。

齿犀微露朱砂唇,手荑缓转青葱指。

声外调声非桿拨,意中写意自宫徵。

曲阑歌罢或潸然,何能动人一至此。

有时不用琵琶歌,辩如仪秦勇贲轲。

武昌东西说赤壁,洙洒南北夸黄河。

一炬一失百万却,古今胜败何其多。

拔山盖世亦泪下,骓兮虞兮奈若可。

老夫嗜好无它癖,为尔看朱几成碧。

白发多情似乐天,衫袖江州司马湿。

前身不是木兰旧女郎,今生恐是公孙真大娘。

哦此琵琶敲诗肠,尔或因之姓名香。

猗兰秋思三首

〔宋代〕 方回

绿叶枝头紫粟丛,素花抽雪细茸茸。

国香政要枯如腊,旋买离骚置册中。

大衍易吟四十首

〔宋代〕 方回

凶人凶其吉,吉人吉其凶。

曳轮能自信,揲策勿求通。

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

〔宋代〕 方回

波浪冒原田,群鱼不自全。

返常真足怪,行险绝堪怜。

骤作乘时快,遄成失势颠。

儿童揄鳗鲜,争着柳枝穿。

六言四首

〔宋代〕 方回

楼中老子无事,座上梅花盛开。

闭目不闭鼻孔,暗□□□自来。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

〔宋代〕 方回

青梅未了已朱樱,春尽曾无十日晴。

稍欲出城问蚕麦,生愁城外杜鹃声。

寄赵宾旸二首

〔宋代〕 方回

才疏意广道难行,深入穷山隐姓名。

自分一瓢终陋巷,谁知五马昔专城。

去年是处兴兵甲,此老无人问死生。

忽忆杜微今七十,寄声聊见不忘情。

九日归自南山

〔宋代〕 方回

山寒小雨晴,落叶献秋声。

酒可诸僧共,诗须此老评。

钩帘修竹净,辟户远江横。

相送依依意,丹青画不成。

首页  44 45 46 47 48 49 50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