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李贽的诗词 ► 李贽的名句
世道由来未可孤,百年端的是吾徒。时逢重九花应醉,人至论心病亦苏。
老桧深枝喧暮鹊,西风落日下庭梧。黄金台上思千里,为报中郎速进途。
东阁观梅去,清尊怨未开。徘徊天际暮,独与老僧来。
凭高一洒衣,望远此何时。正是中元节,兼听游女悲。
杯干旋可酌,曲罢更题诗。愿将北流水,弹与钟子期。
近水观鱼戏,春山独鸟啼。贫交犹不有,何况糟糠妻。
一回飞锡下江南,咫尺无由接笑谈。却羡婆须蜜氏女,发心犹愿见瞿昙。
谩道男儿四海身,百钱卖卜不愁贫。即今欲上黄梅路,谁把十金抛与人。
不为恩情牵,含凄为汝贤。反目未曾有,齐眉四十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古人聊自遣,此语总非真。
学问多奇字,观书少斫轮。
何时策杖屦,共醉秣陵春?
笑时倾城倾国,愁时倚树凭阑。尔但一开两朵,我来万水千山。
河内着碑铭,睢塘流颂声。百年林下叟,隐隐作仪刑。
举网澄潭下,凭阑看得鱼。谁将从事酒,一问子云庐。
水白沙鸥净,天空木叶疏。中秋今夜月,尔我独踌躇。
密密梧桐树,亭亭相与许。中夜闻人声,疑是见君子。
水入南池读古碑,任城为客此何时。从前秪为作诗苦,留得惊人杜甫诗。
锡杖朝朝信老僧,苍茫山色树层层。出门秪觉音声别,不审身真到白登。
细问太来者,暮宿汉阳城。三日望京山,五日过西陵。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怀古独称刘。千寻铁锁沈江底,百万龙骧上石头。
赋就群公皆阁笔,功成二子莫为雠。钟山王气千年在,不见长江日夜浮。
谷口郑子真,栖迟市门里。小楼延上客,酒酣犹未已。
荆卿原不识燕丹,秪为田光一死难。慷慨悲歌惟击筑,萧萧易水至今寒。
牡丹才记欲开时,芍药于今久离披。可是山中无人到,花开花谢总不知。
屋有图书润,庭无秋菊鲜。应知彭泽令,一夜不曾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