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诗词史鉴史鉴的诗词
史鉴

史鉴

[ 明代 ] [字明古 | 号西村]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史鉴的诗词 ► 史鉴的名句

夜宿奉先寺洪上人房

〔明代〕 史鉴

孤舟薄暮宿,古寺奉先名。地迥诸天近,楼高片月明。

炉香清作供,漏水冻消声。爱此无生说,流连过二更。

次进士马中锡吴淑游京师西山韵八首 其五

〔明代〕 史鉴

渺渺西湖映绿袍,相携临水试连鳌。已教颍上居风下,未许杭州索价高。

波接玉河通御气,云流银浦见秋毫。芙蓉万顷皆蒙泽,不信东风在杏桃。

将游金陵夜泊震泽

〔明代〕 史鉴

朝饮平湖酒,宵停震泽航。

从兹登远道,犹未出吾疆。

月隐星光烂,花秾露气香。

路人初不识,笑问客何方。

孤山

〔明代〕 史鉴

一上孤山望,春波带夕曛。西来千嶂合,南下两湖分。

路绕前朝寺,云埋处士坟。画船归去晚,歌吹月中闻。

游西山 其二

〔明代〕 史鉴

众芳已销落,余春栖百卉。流泉泻绝壁,潺潺若风雨。

经濑水

〔明代〕 史鉴

匍匐昭关下,仓皇濑水浔。饭贤同漂母,报德异淮阴。

一死名无忝,千金漫尔沉。停车吊遗迹,长叹不成吟。

之通州与吴永年饮别于垂虹亭

〔明代〕 史鉴

王事驰驱赋远游,野亭杯酒为君留。湖山有约怜同社,杨柳多情拂去舟。

花下歌声催越女,斗间精气解吴钩。明朝两地相思处,江北江南各倚楼。

和汝舍人行敏韵 其二

〔明代〕 史鉴

佩玉鸣珰居直庐,黄麻紫诰不停书。春来中使传宣入,内苑看花更钓鱼。

都玄敬见访夜话

〔明代〕 史鉴

跫然步履忽闻声,喜极翻成倒屣迎。一别五年如转眼,重来信宿见交情。

溪云杳杳随流去,池月娟娟入牖明。夜半孤灯挑欲尽,更传馀爝在薪荆。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 其五 南山远翠

〔明代〕 史鉴

湖水流无际,山形荡欲漂。云生齐北斗,脉衍自南条。

朱凤高飞尽,苍梧别望遥。禹功垂万古,祠宇亦萧萧。

醉桃源 寄刘邦彦

〔明代〕 史鉴

北新桥下雨催诗。春归人也归。多君重约再来期。

春来人未知。

花扫地,笋翻泥。还家时节移。青山南望渺天涯。美人相见稀。

题小景送人归宜兴 其二

〔明代〕 史鉴

山中多白云,栖我亭前树。日暮度前村,又与东风遇。

与沈启南从徐亚卿何中丞相度水道 其二 宿徐公浦

〔明代〕 史鉴

暂出靡行役,邻封非异乡。偶因停泊处,始定往来方。

海迥月浮水,夜寒天雨霜。终宵成辗转,归梦与途长。

送杨宗周归维扬

〔明代〕 史鉴

江亭酒尽客登舟,落木纷纷下未休。南路风波偏觉险,北方裘马正宜秋。

天垂迥野山横接,潮入平川海倒流。二十四桥行乐处,月明歌吹在层楼。

广陵怀古 其三

〔明代〕 史鉴

龙舟行乐到芜城,极侈何愁四海兵。神器共传归李子,乐章先识去宫声。

凤池有水鸥常下,萤苑无人草自生。寂寞西园明月夜,只今惟有草虫鸣。

桃花

〔明代〕 史鉴

呼猿洞口暮春时,吟遍桃花一万枝。今日独看图画里,茶烟飞绕鬓丝丝。

题扇

〔明代〕 史鉴

水绕青山去复回,有时浮送落花来。

东风吹乱垂杨柳,欲倩游人为解开。

经玉遮山

〔明代〕 史鉴

夜宿光福里,晨行玉遮山。玉遮何深秀,冈岫相回环。

古来贤达人,累累冢其间。碑文半磨灭,松柏多摧攀。

子孙不复来,存亡非所关。感此成独立,临风涕潺湲。

溪月吟答吴一斋 其二

〔明代〕 史鉴

西山一何高,东海一何深。惟应天上月,得见两边心。

荻溪道中

〔明代〕 史鉴

摇摇理舟楫,杳杳事徂征。

溪姓犹缘荻,村名半带城。

冻云含雪意,老树挟风声。

霜月欺寒雁,寥寥中夜鸣。

首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