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释德洪的诗词
玉纤金钏隔窗纱,醉整残妆满镜花。撼地跳珠千丈白,骨飞宁复用毛车。
丈夫气自磨牛斗,正似丰城狱屋刀。富贵岂终凭铁砚,功名先看掷霜毫。
芦鞭未称迎风帽,紫绶从来赛绿袍。杖策军门君记取,祖宗汉室旧勋劳。
楚国楼台凌九霄,软风行复弄柔条。当年弦管今何处,飞雪满空如舞腰。
泮宫授道最驰名,想见经筵玉麈横。学问有源堪景仰,行藏无地受讥评。
门前江浪银山攧,醉里诗篇锦段明。远宦不须嗟白眼,只今台阁半书生。
闻君新构罢徭亭,邂逅河源又报清。郡郭不输天子赋,溪山偏协野人情。
唐虞暇日饶耕凿,秦汉当年浪战争。风月倚栏如可借,待携斗酒话升平。
以身为舌毗尼藏,俨此空斋镜面清。蝉蜕尘埃轩盖集,蝶成魂梦篆烟轻。
芦图世界分遗境,玉麈天花委落英。钵在道山归去好,摩挲风驭笑平生。
故乡乃有此丛林,下板何妨著寂音。永与世遗他日志,尚嫌山浅暮年心。
冻云未放僧窗晓,折竹方知夜雪深。琢句自应清似玉,更宜坡字硬黄临。
蜂房蚁穴天魔宫,青莲忽生楼阁重。升堂挝鼓集衲子,争看掣电飞机锋。
耆年过忧食时至,欲学遣化毗耶翁。瑜禅闻之粲一笑,此老变怪惊儿童。
我当乞行等贫富,欲使胜利传无穷。出门掌钵何所诣,胡马旧闻嘶北风。
霜清月冷动归思,已觉荷山生眼中。会看对众捧璎珞,平等心华含太空。
万事信缘安乐法,一身随分实头禅。不知影草声前句,何似和衣粥后眠。
午窗石碾哀怨语,活火银瓶暗浪翻。射眼色随云脚乱,上眉甘作乳花繁。
味香已觉臣双井,声价从来友壑源。却忆高人不同试,暮山空翠共无言。
不嗅梨花,而撚紫芝。不穿云袖,而披槲衣。何以风神,洞如冰雪。
使人见之,眼寒心折。如麝有香,以缶覆焉。透尘透风,种性则然。
又如烟雨,过孤山宅。于荒寒中,微见春色。图之壁间,是真过秦。
季子好德,白发日新。
十年不得吴中耗,凋尽耆年付等閒。闻道瘦规颜愈少,独馀此老殿湖山。
三世如来尊顶法,覆藏深密碧螺寒。通身是眼自不见,擘面出头窥更难。
四义仅能分肉髻,八还终恐隔花冠。争如劈佛丹霞手,揭露从教觌体看。
十里松风长不老,一庭秋色为谁闲。偶逢此日休新夏,偏见耆年忆故山。
贫里有秋同举箸,法中添口共开颜。偶然弄笔成诗句,乘兴留题屋壁间。
生存异梦传书镇,骨冷青莲出瓦棺。试看法华精进力,两翁先已为开端。
奉持毗尼,圭璧无玷。研味般若,金刚有焰。有万其众,感以无心。
如象牙雷,如磁石针。住持此山,垂三十白。殿阁化成,儿孙戢戢。
高明广大,不可形容。稽首寄老,后身宝公。
长沙大虫今尚在,眼吻开合珠光彩。妙年凭陵舌翻海,衲僧呼作丛林客。
迩来头有把茅盖,栽田博饭自扶耒。禅道从他别人会,且复闲眠搔痒背。
寻常轻别尚消魂,何况交情过弟昆。孰谓此身闲日月,自惭疏迹信乾坤。
泠泠小雨江边路,薄薄浮烟竹外村。回首旧游方契阔,孤舟何处宿黄昏。
天柱唯连紫盖峰,路危不与众峰通。瓢沽狭径疑相值,芋火何人想此风。
借榻醉魂窥冻蚁,凭栏诗眼送飞鸿。空嗟千偈出山去,半摺遗编看未终。
手虽有拂,境以无尘。出三毒梦,乘五色云。霜露果熟,慈忍现身。
以空为地,立处皆真。